Search

🧘‍♀️🧘‍♂️何謂瑜珈?

我想許多人對於「瑜珈」都有著不同的認知與理解,也有...

  • Share this:

🧘‍♀️🧘‍♂️何謂瑜珈?

我想許多人對於「瑜珈」都有著不同的認知與理解,也有不少人認為瑜珈只不過是運動的一種,可以讓人流汗、伸展,偶爾鍛鍊體力。然而這樣的認知是因為受到17-18世紀歐洲健美和韻律體操影響,一直延續至今給社會大眾的觀感。

舉凡從瑜珈經 (Yoga Sutras)、薄伽梵歌 (Bhagavad Gita)和瑜珈聯盟 (Yoga Alliance),它們對於瑜珈都分別有不同的解釋:瑜珈是心念活動的熄滅/ 約束自我,與至高存在合一/ 瑜珈為一種促進健康身體、心智、情感和精神綜合系統。

而在瑜珈療癒的學習道路上,瑜珈是培養身心擁有《協調。穩定。控制》這三個洞察能力;也是我這兩年來一直在課堂上與學員分享和自我努力的方向。

🔹🔹🔹🔹🔹🔹🔹🔹🔹🔹🔹🔹🔹🔹🔹🔹

**「⋯在老師的帶領下,去認識自己的身體、跟身體相處、去內觀一些奇妙想法,結果在瑜珈的練習裡越久,越是覺得對身體真是陌生⋯」**

我一直認為,在每一堂課裡應當將主導權交給學生,從各種不同的的習練中適時地給予和教育,但絕不剝奪學生們可以從練習的過程中探索自己、認識自己的機會。從各種能力的培養中,讓學生在經驗中看見自己,再從這些軌跡裡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,創造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練習之路。

#保有對於練習的好奇心
#跳脫出傳統慣性的框架
#有意識地覺察能力培養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-感謝學員Scarlett的分享❤️

身為一個前運動員(非職業走向),容易自負地認為對自我身體的掌握和控制度很高,也間接導致我並不輕易相信自稱的「專家/教練/老師」,多半常用一些超級主觀的說法評判我的身體/動作/體能或「建議」我去做些什麼指定動作來改善。

去年因為承接了台中短期的工作,需要維持運動習慣而報名小小瑜珈班,卻在老師的帶領下,去認識自己的身體、跟身體相處、去內觀一些(自我業障重的)奇妙想法,結果在瑜珈的練習裡越久,越是覺得對身體真是陌生(汗顏),原來以往的模式就是想辦法進入到極限的位置或ㄍㄧㄥ在我自認最美或最好看的位置。

先前的我對瑜珈的觀念很傳統也很淺薄:「就是個普通的拉伸、稍微訓練核心的運動項目,可以流流汗然後問心無愧的繼續吃消夜(誤)」。但現在漸漸有種當照鏡子,看看自我的練習,對某些身體部位的感受度有稍稍提升,希望之後可以有覺察力到不會一直把關節用壞。

之後會離開台中,有點擔心以後遇不到這樣適合我的老師了,甚至有點得意自己當初真是會找才找到這個班哈哈(真是慶幸老師有開臉書專頁)。

最後,很高興接受度高的男友與我一同加入課程,有伴一起練習、競爭、督促彼此也是一種維持下去的動力~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欲了解更多詳情~

🔍臉書請搜尋 MIGA YOGA 米伽瑜珈

➡️相關課程連結請參考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94769804015657/posts/1495828603909764/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*RYT200-Yoga Alliance(YA)國際瑜珈聯盟200小時教師證書 *加拿大疼痛瑜伽療癒認證教師 *修復瑜珈國際合格師資證書 *中華民國兒童瑜珈協會師資證書
View all posts